大杯蕈
時間:2023-09-01 15:32:00 來源:說植物網
大杯蕈(英文:Big Clitocybe),又名大杯傘、大漏斗菌;俗名豬肚菇、筍菇(福建)、紅銀盤(山西)。大杯蕈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,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,被產區(qū)人民采集食用。因其風味獨特,有似竹筍般的清脆,豬肚般的滑膩,因而被稱之為“筍菇”和“豬肚菇”。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馴化栽培成功。
地區(qū)分布
豬肚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,我國的廣東、福建、湖南、海南、浙江和云南等省也有分布。
生長習性
豬肚菌生長于夏初至秋末(5-10月份),適于在自然氣溫較高的季節(jié)進行生長栽培。
品種特色
因其風味獨特,有似竹筍般的清脆,豬肚般的滑膩,因而被稱之為“筍菇”和“豬肚菇”。豬肚菇的子實體具清脆、爽嫩、鮮美的口感,其蛋白質含量與金針菇等相仿。
栽培方法
1、栽培季節(jié)一般在3~5月接種,6~9月出菇,根據當?shù)刈匀粴鉁貤l件靈活掌握。
2、栽培場所豬肚菌出菇期正值夏季,為減輕病蟲害的發(fā)生,選址要遠離不潔之源,并要事先做好消毒和滅蟲處理。地下菇棚、蔭棚、蘑菇房都可使用。
3、菌絲培養(yǎng)豬肚菌為熟料袋栽,脫袋覆土出菇。常用配方為干雜木屑39%、棉籽殼34%、麥麩22%、玉米粉3%、糖1%、輕質碳酸鈣1%、益富源菌菇生態(tài)寶1%。按常規(guī)配料分裝滅菌后,接種在25℃~28℃下發(fā)菌,菌絲長滿袋后移入菇棚,脫袋排好,覆土3~4厘米厚,并調水,保持土層濕潤,覆土7~15天即可在土面上見到棒狀原基。
4、出菇管理原基出土后,應注意將場地空氣濕度控制在80%~95%之間。同時加強通風,保持場地空氣清新,有一定的散射光。整個出菇階段場地溫度應控制在23℃~32℃。噴水量根據菇大小、覆土濕度和氣候情況具體掌握,菇多多噴,菇少少噴;晴天多噴,陰天少噴。
5、補充營養(yǎng)噴水時在水中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態(tài)寶,補充益生菌,促進菌絲營養(yǎng)吸收,催菇促生長。同時增加土壤透氣性,有利于出菇,避免畸形菇。當菇體成熟時及時采收,每潮菇采完后及時補上覆土,停水養(yǎng)菌3~5天后進行下潮出菇管理。
病蟲害防治
病蟲害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、綜合防治的原則,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。菌絲生長階段,重點防止各種霉菌侵入培養(yǎng)基造成污染。除生產環(huán)境、原輔材料、生產過程要嚴格按要求進行外,要注意查菌不宜過頻繁。由于查菌時,翻動菌袋造成袋內外空氣交換,會增加受污染概率。若有鏈孢霉污染,應在孢子堆未變色前,用浸過75%酒精的紗布或布塊蓋住孢子堆后,輕輕將污染菌袋移出室外處理。嚴防孢子在空間飄散,導致大面積污染。子實體生長階段,重點防治各種害蟲。主要是各類菇蠅、菇蚊。
防治方法
主要是搞好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杜絕蟲源;菇房的門、窗用60目的尼龍紗釘好,切斷害蟲侵入途徑;場地懸掛黃板,誘殺蠅蚊,也可用電子滅蚊器、高壓靜電滅蟲燈、黑光燈誘殺。
營養(yǎng)價值
1、補充營養(yǎng):豬肚菇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,常食能補充營養(yǎng),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好處。
2、利尿消腫:豬肚菇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能對水腫、尿頻等癥狀起到改善作用。
3、降低血壓:豬肚菇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含量很高,脂肪含量卻很低,常食對高血壓有一定效果。
4、美容強身:豬肚菇藥用價值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糖分、脂肪、維生素和鐵、鈣等微量元素,可滋陽壯陰、美容保健。
5、通便排毒:菌類所含人體很難消化的粗纖維、半粗纖維和木質素,可保持腸內水分,并吸收余下的膽固醇、糖分,將其排出體外,對預防便秘、動脈硬化、糖尿病等十分有利。
相關文章
-
金頂側耳
金頂側耳(學名: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)是側耳科、側耳屬真菌。子實體一般中等大。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,光滑,漏斗形,邊緣內卷,直徑3-10厘米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密,延生,不等長。菌柄偏生,白色,內實,長2-10厘米,粗0.5-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連。
2023-09-01 -
白靈菇
白靈菇(Pleurotus Nebrodensis)屬于真菌門(Enmycophyta)、擔子菌綱(Basidiomycetes)、傘菌目(Agaricales)、側耳科(Pleurotaceae)、側耳屬(Pleurotus),又名阿魏蘑、阿魏菇、阿魏蘑菇、白阿魏蘑、阿魏側耳,白靈菇為掌狀阿魏菇的商品名,以其形狀近似靈芝,全身為純白色故稱白靈菇,它是一種野生名貴食(藥)用菌。
2023-09-01 -
老人頭菌
老人頭菌:又名仙人頭,老人頭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上,松杉木、油杉等針葉林中陰濕疏松的地上,稀有陽光照射且有落葉覆蓋的緩坡上更為常見。老人頭菌肉質細膩糯滑,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,可與鮑魚媲美,故被譽為“植物鮑魚”。
2023-09-01 -
靈芝
靈芝,中藥名。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(Leyss.ex Fr.)Karst.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,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。具有補氣安神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寧,失眠,驚悸,咳喘痰多,虛勞證等。
2023-09-01 -
皺環(huán)球蓋菇
皺環(huán)球蓋菇(學名: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.ex Murrill)是球蓋菇科、球蓋菇屬真菌。菌蓋直徑可達15厘米,扁半球形至扁平,或凸鏡形,濕時稍黏,蓋緣光滑或覆叢毛狀鱗片,附著較多的菌幕殘片;菌肉厚,白色;菌褶密,不等長,彎生,脆質;菌柄幼時柄基膨大,成熟后多等粗,纖維質,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,中部、基部黃褐色。
2023-09-01 -
大杯蕈
大杯蕈(英文:Big Clitocybe),又名大杯傘、大漏斗菌;俗名豬肚菇、筍菇(福建)、紅銀盤(山西)。大杯蕈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,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,被產區(qū)人民采集食用。因其風味獨特,有似竹筍般的清脆,豬肚般的滑膩,因而被稱之為“筍菇”和“豬肚菇”。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馴化栽培成功。
2023-09-01 -
灰樹花
灰樹花,俗稱“舞菇”,是食、藥兼用蕈菌,夏秋間常野生于栗樹周圍。子實體肉質,柄短呈珊瑚狀分枝,重疊成叢,其外觀,婀娜多姿、層疊似菊;其氣味、清香四溢,沁人心脾;其肉質脆嫩爽口,百吃不厭。其營養(yǎng)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。近年來作為一種保健食品,風行日本、新加坡等市場。
2023-09-01 -
鹿茸菇
鹿茸菇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用菌,學名珊瑚菌,子實體直立,向上分叉成叢生的細枝,肉質,一般高數(shù)厘米至10余厘米,狀如掃帚或珊瑚,又像幼小的鹿角,故名。鹿茸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維生素和其它營養(yǎng)成份。經烹調后,脆松適度,味道可口,如配上豬、雞肉共炒,則食味更加鮮美,勝過雞、鴨、魚、肉單作的葷菜。山區(qū)適于鹿茸菇生長??蔁跞字パa腎養(yǎng)肝湯,有護肝解毒、補腎益精、強筋骨、抗衰老的功能。
2023-09-01 -
秀珍菇
秀珍菇(Pleurotus geesteranus)又名袖珍菇、環(huán)柄側耳、黃白側耳、環(huán)柄斗菇、姬平菇和小平菇。它不同于普通的鳳尾菇是因為其較小,柄有5~6厘米,蓋直徑小于3厘米。秀珍菇其實是鳳尾菇的一個商業(yè)味比較濃厚的名稱,是鳳尾菇的未成熟子實體。
2023-09-01 -
粉褶側耳
粉褶側耳又稱紅平菇,側耳科。子實體小至中等大。菌蓋直徑2~10cm,扇形或近扇形,帶粉紅色,后退為白色,表面光滑,干燥。夏秋季于闊葉樹腐木上叢生。分布于海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吉林等地。可食用。能夠人工栽培,屬高溫型栽培種。
2023-09-01